“三分钟读完一本书”
“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
“能打车到的地方绝对不浪费时间走路”
“能5分钟吃完的饭绝对不会多花1分钟”
……
无论做什么都想要开“倍速”,
这是不是你的日常生活呢?
如果是,
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解锁“倍速生活”。
“倍速生活”原本是用来形容看视频开加速的一种追剧方式,随着应用范围宽泛,现在多形容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被快节奏裹挟,生活压力巨大,不得不开启追求时间效率最大化的加速生活。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说道:“速度是迷狂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 面对激烈的竞争,劳动者必须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倍速模式”追加投资。 对于现代人而言,生活方式趋向于快速改变、迅速流动,这也造就了我们独特的工作节奏——匆忙,在这其中速度成为衡量人智慧和能力大小的一个核心因素。 要想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劳动者必须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倍速模式”追加投资,通过不断地学习、镀金充实自己。 从对权威的崇拜转为对榜样和偶像的崇拜,促使青年人开启“倍速生活”。 现代社会中,榜样的力量随处可见。人们对工作偶像的崇拜表现为对知识的崇拜、对财富的崇拜抑或是对成功的崇拜,所崇拜的对像往往是学识渊博或者事业成功的人。 这些成功人士树立的榜样告诉青年人,如果按照制度性的时间工作的话,很难实现预期的梦想和目标,只有挤压休闲时间才能够促成预期目标的实现。这种崇拜促使人们不断学习,获得进步,是开启“倍速生活”的重要原因。 “倍速生活”突出表现在“倍速消费”。 消费社会的发展,使得青年人对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考虑让位于欲望的即时实现和快乐满足。也就是说,要快乐就得消费,要持续快乐就得开启“倍速模式”进行消费,如此循环。 当我们用2倍速看视频时,或许,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上开了4倍速。当我们只顾着追逐,也许,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走马灯式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很有可能会让自己时刻处于注意力被分散、对生活的耐心被耗尽以及缺乏思考的境地。 如何摆脱时间焦虑、与生活和解,是现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对于个人,需要增强自身安全感,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倍速生活”反映出我们对于成功的渴求,对实现自我超越、激发自身潜能的期待,以及过于看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功利心理。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给每个个体生存带来的不安全感日益增加。增强自身安全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调整节奏,找准目标,在踏实努力之余,学会有效借助外力弥补不足。 对于社会,需要重视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的偶像崇拜。由于新媒体具有巨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各种偶像不断出现,青年人被不同的偶像包围,在偶像选择上不停变换标准,盲从偶像甚至可能缺乏正确的审美标准与价值选择。未来,需要社会在多方面对青年人进行正确的引导。 人生不仅仅要追求结果,还要看重过程。有些东西可以“倍速”,但有些东西无法“倍速”也不能“倍速”,必须遵循其内在的规律。不妨让自己沉淀下来,有张有弛、快慢相宜,才是人生最好的节奏。
追求“倍速生活”的我们好像患上了“时间饥渴症”,急于找到自己能做什么,急于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最快的速度过上“标配”甚至“高配人生”。
我们着急把人生填满,总是担心落后于他人,却忘了关注自己,经营自己,那些我们疯狂追逐的事物,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